“扶贫先扶志和智,致富先修桥和路。”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民致富环境,是农村跨过落后生产条件这一“路障”的撑杆。
着眼基础建设问题
2019年7月19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红星闪闪社会实践队瑶前村小分队在瑶前村党支部书记谢章文带领下,走访慰问村内贫困户并了解村里的档案登记工作。途经洽坪村桥道时,谢章文书记向队员介绍,由于六月份连续不断的大型降雨,暴雨演变成洪水,村内居民的房屋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瑶前村村委会甚至被水浸了。本次走访登记工作的主要对象便是靠近山体的几个贫困家庭。
恰坪村村道
“早前大雨不断,我们的后门被滑下的泥沙封死了,连门都冲破了,不得已只能临时用木板掩住”,档案录入工作结束后,黄新(化名)向谢书记解释。队员们顺着过道上的泥土望去,才发现近前“泛黄”的竟不是院门,而是山体滑坡倾泄而下的黄土。由于后门被堵,队员们只能绕过庭院观察滑坡情况,岌岌可危的滑坡壁紧贴着墙壁,一堆堆崭新的泥印展现出刚清理过的痕迹,村民的住房安全时刻遭受着威胁。
黄新(化名)家后门过道
黄新(化名)家后门山体滑坡情况
瑶前村某农田电线杆倒塌
东上乡某居民房旁山体滑坡严重
助力基础改造
要脱贫先铺路,要致富,关键也在修路,一条便利的村道对于农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为了保持村内干道通畅,谢书记可谓是操碎了心。由于上个月经常下暴雨出现山体滑坡,谢书记的房子需要重建,而且山体滑坡还将大量的沙土带到村道上,给村民甚至是外来车辆的出入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让村道“重见天日”,建筑师出身的谢书记一马当先,从村子附近的花岗岩加工厂运来花岗岩,并发挥自身经验不辞辛劳,“无论是烈日还是细雨,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亲自上场并指挥挖掘机工作,一心想着尽早修建好道路,为村民带来安全便利的出行条件。
谢章文书记家门口所铺设的防山体滑坡的花岗岩墙体
建设美丽乡村
刘璋华是一名瑶前村蓝卡贫困户户主,也是在2016年瑶前村开始落实安居保障政策之后,村内第一批响应危房改造并进行拆旧建新的住户之一。如今,房屋高耸、坚固且漂亮,再无需担心漏水、易坍塌等问题,家里在小规模耕种以及各种政策性补助下能够实现自给自足,务工收入也渐渐让家庭每年有了更加充盈的资金可以周转。瑶前村这样的家庭还有很多,但随着政策的落实,一个个温馨、安全、美丽、有保障的小康之家不断出现。
队员与谢书记在瑶前村第一批危房改造贫困户家中核对信息
尽快改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的状况,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会降低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和决策成本在内的总生产成本,从而提高农村经济活动的经济效率,同时建设农村基础设施会降低农民面临的自然风险和经济风险。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加强农村社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是打破城乡人才流动壁垒的有效方法,更是实现我国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着眼农村基础建设,建好脱贫幸福屋。
红星闪闪社会实践队
文字|梁浩峻 洪守顺
图片|林鸿锐
初审|冯焯欣
复审|夏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