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群来自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一壶一盖社会实践队的学生,7月11日,他们来到潮州市枫溪区裕德堂壶艺研究所,除了学习制作手拉壶外,他们还将探索如何更好地传承创新这项古老的非遗技艺。今天,这群学生结束了为期一周的调研实践活动,他们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们正在认真观摩学习
一周时间,练就制壶的动手能力
从7月11日起,刚刚落成的位于潮州市枫溪区的裕德堂壶艺研究所,便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来自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一壶一盖社会实践队的15名青年学生和他们的指导老师代亮。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他们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既有资料整理、理论学习、观摩访谈,也有实操体验、实地走访调研等。
手拉壶制作分为揉泥、拉坯、拉壶盖、修坯、拉壶嘴壶把、安装壶嘴壶把、烧火、检查等八道工序,每道工序都至关重要,缺一不可。13日下午,记者在裕德堂壶艺研究所看到,同学们正用拇指往外压拉制出壶身,待坯体阴干后,用小弯刀、刮板等整修壶身,手拉壶在同学们手指的一伸一收中逐渐成型。
“以前只是简单的知道有手拉壶,没想到一个小小的茶壶制作起来竟有如此复杂的工序和讲究,而且每道工序都必须谨小慎微,哪个环节出错了就前功尽弃了。”经过几天的观摩体验之后,潮州籍学子陈嘉勋笑着自我调侃说,这次难得的体验甚至让他开始怀疑自己的潮州人身份了。
本次实践活动的“老师”,是中国工美行业艺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手拉壶非遗传承人张瑞端,及其儿子张泽锋。这一周时间里,张瑞端父子几乎“手把手”教学,甚至“比教自己徒弟还用心”。
一把手拉壶的制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同学们在体验了手拉壶制作后,不禁感叹道:“手拉壶制作时间长、工序复杂,看似一把简单的手拉壶,但只有在实际操作过后才知道拉好一把壶是极其困难的,这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体验。”
看着这些零基础的大学生每天不断进步,在短短一周时间内便几乎能单独制作出一把手拉壶,张瑞端颇感欣慰。“他们的设计理念和造型能力比一般学员要强很多,现在已经具备制作一把完整手拉壶的动手能力。”张瑞端说。
学习非遗文化,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
此次东莞大学生与潮州手拉壶的结缘,还不得不提一个人,他便是裕德堂第五代传人、“95”后工艺美术师张泽锋。原来,张泽锋还有另一个的身份——中山大学新华学院校友。从学校毕业后,张泽锋除了一心钻研手拉壶技艺外,还不忘将这一传统非遗文化带回校园,反哺母校。
去年12月,张泽锋回到母校,开了一场名为“读懂泥巴里的新乾坤”的讲座,向母校的师生们介绍潮州手拉壶的历史和潮州手拉壶的制作工艺,师生们都听得饶有兴致。
张泽锋心想,讲座只是一个“敲门砖”,要想真正传承和发扬手拉壶,仅凭此还远远不够。于是,他积极与校方联系,邀请学弟学妹们利用寒暑假时间,到他的工作室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手拉壶这项传统技艺。
这一想法很快得到了母校师生的积极响应。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团委书记代亮老师告诉记者,当时校领导也参加了张泽锋校友的讲座,并对进一步合作充满兴趣。很快,经过校内选拔,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一壶一盖社会实践队正式成立。
手拉壶制作步骤
代亮老师介绍说,学校除了在裕德堂壶艺研究所设立“三下乡”社会实践基地外,还将在此设立艺术设计与传媒学院的校外教学实习基地。“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中来,通过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代亮说。
调研
如何更好传承发展这门传统手工艺
在体验制壶工艺的魅力之余,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门传统手工艺,则成了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一壶一盖社会实践队此行另一个重要课题。据该实践队成员游演璇、许漫玲等人介绍,他们在裕德堂壶艺研究所中看到许多当地年轻人每天都心无旁骛地学习制作手拉壶时,总会想起许多与他们同龄的“00后”大学生们,他们中大多数人只会整天戴着耳机,抱着手机听歌或打游戏。
为此,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们希望在此次社会实践结束后,将“大学生应积极参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写入自己的调研报告中,他们建议大学生要有意识地组建传统手工艺类社团,开展工艺传承活动、调查以及全方位的立体式研究,并且在学习和传承中让现代元素走进工艺设计,让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潮州手拉壶是潮州优秀传统文化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是老祖宗留下的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既要珍爱它、传承它,更要弘扬它。”张泽锋说,他小时候觉得做壶是一种兴趣,如今长大后觉得这更是一种责任了,而让更多年轻人加入传承和弘扬手拉壶制作这项手工艺则是他的心愿。
据张泽锋透露,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束后,裕德堂壶艺研究所也准备与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进行更深度的合作,如考虑在母校设立手拉壶工作室等,在反哺母校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传承发展这门传统手工艺。
文:一壶一盖文稿组 广州日报陈家源
图:一壶一盖摄影组 广州日报陈家源
初审:陈巧灵
复审:符石静 范泽杰
终审: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