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相约晨曦”英文朗读月东莞校区晨读现场
外国语学院承办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分赛暨“外研社杯”全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
【外国语言文化节系列活动】英国文化体验课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生园地 > 学生活动 > 正文

丝路寻踪社会实践队--云冈石窟

发布日期:2022-09-01 | 作者: | 来源:

云冈石窟皇家建,中西交流俱体现

《魏书·释老志》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白帝,于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

郦道元《水经注》描述其盛况“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稀,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

冰心撰写《游云冈日记》文云:“万亿化身,罗列满山,鬼斧神工,骇人心目。一如来,一世界,一翼、一蹄、一花、一叶,各具精严,写不胜写,画不胜画。后顾方作无限之留恋,前瞻又引起无量之企求,目不能注,足不能停,如偷儿骤入宝库,神魂丧失,莫知所携,事后追亿亦如梦入天宫,醒后心自知而口不能道,此时方知文字之无用了!”

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撰写《云冈》文云:“云冈石窟的庄严伟大是我们所不能想象得出的。必须到了那个地方,流连徘徊了几天,几月,才能够给你以一个大略的美丽的轮廓。你不能草草的浮光掠影的跑着走着的看,你得仔细的去欣赏。”

 

第六站:云冈石窟

走过礼佛大道,参观了早(昙曜五窟)中、晚期石窟,不的年代、不同的佛像表现,早期昙曜五窟气势磅礴,颇有浑厚纯朴的西域风情“以令帝神”雕刻出北魏五位帝王的形像,体现了政教合一的王朝盛景

中期(北魏孝文帝迁都前)石窟双佛对坐,俨然北魏孝文帝、冯太后共同执政时代真实政治环境的具体写照;

晚期(孝文帝迁都洛阳后),皇家石窟营建衰落,民间造像逐渐兴起,布局杂乱却也富有生气

 

在云冈石窟中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魅力。

鲜卑族中佛像慈眉善目,大耳垂肩,他们没有自己的文字,却在改革中融入了汉族大家庭。飞天石窟艺术中中西文化交流中最直观的体现,在早期石窟中,飞天雕像是健壮如西方文化中的“天使”形象,守护的是印度的摩尼宝珠,而随着北魏汉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飞天变为灵动如“洛神形象”凌空飞翔,守护的是“博山炉”(体现于第五、六窟双窟中)。

在云冈石窟我们真正体会到了佛国世界的“余音绕梁,三日不,十二窟,世称“音乐窟”即是这样的存在,伎乐飞天向我们展示了“歌舞升平”的净土世界,二十余种乐器同时演奏,该是多么宏大而和谐的千古之音!

参观中,不断有怎么也看不够石窟,怎么也拍不出石窟的威武宏大的声音传入耳中。

在小雨沥沥中结束了我们的参观,走在栈道上,连风的摇曳都变了形状,时而如刚劲有力的力士,时而轻盈如洞窟中的飞天,再回首,看到的是伫立千年平静微笑的二十窟大佛。

 

 

文字编辑:丝路寻踪社会实践队

照片拍摄:丝路寻踪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