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7至18日,中大新华外国语学院院长廖益清教授与商务英语专业副主任何瑜赴浙江工商大学,参加2016年全国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院系负责人联席会议。
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组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立非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叶兴国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彭青龙教授,上海海事大学翁凤翔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郭桂杭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许德金教授,浙江工商大学鲍文教授等,先后针对商务英语教师的语言技能教学能力要求、科研能力要求、商务实践教学能力要求等作大会主旨发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王立非教授围绕《商务英语教师科研能力要求》作主旨发言。王教授认为,商务英语教师的科研应该实现从单一学科视角转为跨学科视角,从单一学科导向到跨学科导向,从研究语言文学到研究话语和文化的三大转变。商务英语教师可尝试从传统的语言文学理论维度(如多模态话语理论、会话分析理论、体裁分析理论、功能评价理论等)分析商务话语、语言经济、商务文化等,这将有利于传统英语类教师科研重心转移。
上海海事大学翁凤翔教授认为,商务英语教师可以分为基础课教师、国际商务课程教师、跨文化交际课程教师与人文素养课程教师四类。商务英语教师应该具备英语知识、商务知识或者商务实践能力。商务实践能力是指“以英语学习作为交际工具,运用所学习的国际商务专业知识和国际商务学科理论知识,在跨文化商务交际背景下,从事国际商务业务工作的能力。”翁教授建议有志转向商科的传统英语类教师可以通过自学、参加商科课程培训以及从事商务实践获得商务实践能力。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郭桂杭教授提出各高校应该根据本校优势学科和专业,开设特色商务类方向课程或选修课程;此类课程可用汉语或双语授课。 商务类英语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实践学习、体验式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尤其体验式教学,移动课堂与企业家进课堂的设置,更能提高授课效果。此类教师可以通过模拟游戏、商业软件、互动课程平台、微信平台等提升自己的商务知识和授课能力。
本次会议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商务英语专业教学协作组主办,浙江工商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与会专家学者的讲座以及会后各高校之间的讨论交流,为我院商务英语专业师资团队的建设与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