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1日下午,由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以下简称“外语系”)主办的“口译大咖”讲座在我院东莞校区定静楼②A401精彩开讲。来自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杨璇副教授作为本场讲座的主讲嘉宾,向现场师生分享了口译经验及口译练习建议。讲座由外语系高平老师担任主持。
讲座伊始,高平老师率先代表外语系师生对杨璇副教授的莅临表示了热烈欢迎,同时寄语同学们可以认真听讲,学习并深刻体会杨副教授对口译事业的那份执着及热爱之情。
杨副教授以近来热播的电视剧《翻译官》为话题切入点,生动形象地向同学们解释了译员的职业形象、工作环境等,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
我热爱,因此我选择
杨副教授向在场的同学们展示了自己丰富的交传、同传经验,其丰富的口译履历令在场的所有同学不禁肃然起敬。当谈到自己为什么选择当口译译员时,杨副教授表示最主要是因为自己对这份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说道,虽然口译工作存在着诸多挑战,但经过重重考验后,能坚持并出色完成工作任务所收获的成就感是无法言喻的。因此,她愿意为了这样一份充满魅力的工作不断挑战自我、提升自我。
学口译,要面面俱到
为了解决好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杨副教授当即让同学们扫描指定二维码,做了一份关于“学习口译”的简单调查问卷。根据现场统计数据显示,口译对大部分同学来说有着一定吸引力,而反应能力、知识储备则是同学们在学习口译时所面临的两大挑战。
对此,杨副教授总结道,扎实的语言功底、广博的知识面、过硬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人脉关系是成为一名合格译员的必备条件。同学们需要通过不断的训练和积累才能达到理想的口译状态。比如:大家可以通过课堂中的大胆发言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通过强化听力及口语练习来扎实自身的语言功底。此外,杨副教授还表示,在进行训练的时候也要注意方式方法,比如练习听力就可以充分利用好“碎片时间”,坚持每天有一定的输入量。其次是要泛听与精听相结合,
质飞跃,关键在坚持
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现场讨论气氛热烈。当有同学提到如何走过口译学习过程中的瓶颈期时,杨副教授回应道,口译学习确实存在“平原期”,此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也是最容易致使学习者放弃的阶段。因此,同学们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引发质变,突破自我。在被问到口译学习是否存在扬长避短的方法时,杨副教授表示,由于译员无法选择工作内容,因此在准备的过程中也不存在扬长避短这一说法。只有不断提升自身技能,才能从容应对各项挑战。
讲座结束,现场师生向杨璇副教授报以热烈掌声。大家纷纷表示,杨璇副教授在演讲中真诚且细致地讲述了个人口译经历和学习方法,不但令同学们获益良多,更坚定了同学们对学习口译,并努力成为一名合格译员的决心。
外国语言文学系
文/许雪梅 图/沈美辰
审校:高平 沈美辰
2016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