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英语日益国际化的时代,学好英语成为一个必修的课程,而语法在英语当中占据重要地位。为了让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的莘莘学子能在英语语法上有所收获,由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部主办,外国语言文学系承办、外语系团总支协办的新华学者讲坛之“Centrality of Grammar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于11月23日晚在东莞校区定静楼2A201成功举办。本次讲座中,邀请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温宾利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外语系主任廖益清教授、办公室主任黄继炎副教授、英专副主任李贻、商英副主任何瑜、办公室副主任欧衍伽,以及外语系部分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

图为廖益清主任作开场致辞
首先,廖益清主任指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语法问题的现状,强调学好语法的重要性,特此邀请温宾利教授和同学们畅谈对语法的感悟。温教授一上讲台就以幽默的话语调动了现场的气氛。他首先表达了两个观点:第一,学好英语,语法很重要。第二,广外学生语法也不好。温宾利教授认为,英语学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语言基本功(即广义上的语法),二是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而他明确指出并且强调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语法。

图为温宾利教授讲座中
温教授以三幅图片来表示母语与第二外语的区别。母语之所以可以信手拈来是因为它已经被我们内在化,而学好第二外语也需要内在化。如果我们对语法的依赖减少,对语义的重视提高,这就证明我们对外语已经进行了内在化。他列出了两种极端学法。一种是只学语法,不管语言技能;另一种是只学语言技能,不管语法。但这两种学习方法都是不可取的,我们需要的是鱼与熊掌兼得。因此,他罗列了部分题目为我们讲解如何判断语法的正确与否并且现场与我们进行听说读写译的训练。同学们很认真也很配合的完成了训练,积极发表见解。
温教授十分强调句子结构的重要性。他说到,如果语言手段发生错误,那么再闪光的思想也不能被体现出来。要正确理解语义,往往细节的地方就是关键的地方。学习英语需要细心,切勿望字生意和望字生音。讲解过程中,温教授十分亲切地与同学互动,这种互动把讲座的气氛推向了高潮,让在座的听众都能在学习中体验到欢乐。

图为讲座现场
随后是现场互动环节,精彩的讲解让师生们都有许多想法与问题和温宾利教授进行探讨。对于提问,温教授都详细耐心地解答,谦虚地与师生交流,让在座的每一位师生都受益良多。

图为现场提问的杨老师

图为现场提问的同学们
快乐的时光总是匆匆而去,不知不觉讲座已经接近尾声。廖益清主任进行总结,她表示每次听完广外专家的讲座都深有感触,每位专家都能在各自的课程教学上做到深耕细作。廖主任提到今天最大的感悟是:细节决定成败,细微之处见功底。她嘱咐老师和同学在教学过程中重视细节,做到最好。更令人鼓舞的是,廖主任希望把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语系打造成东莞的广外,而实现这个梦想需要师生们的共同努力,这个梦想激励了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学生。
温宾利教授的教导不仅让我们明白了语法的重要性,也让我们懂得了注重细节的必要性。细节做到了,我们才是真正的赢家。希望这场讲座能带给同学们一番感悟,自此重视细节,在外语学习上更上一层楼。

图为现场领导嘉宾与外语系团总支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文/外语系团总支秘书部
图/外语系团总支宣传部
2015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