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相约晨曦”英文朗读月东莞校区晨读现场
外国语学院承办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分赛暨“外研社杯”全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
【外国语言文化节系列活动】英国文化体验课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系新闻 > 正文

新华学者讲坛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素质

发布日期:2015-09-25 | 作者:admin  | 来源:未知

2015年9月24日晚19:00,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在实验楼2A208举行学者讲坛暨教师培训讲座之商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素质与能力。讲座由学科建设与科技发展部主办,外国语言文学系承办,外语系主任廖益清教授担任讲座主持人。

本次讲座有幸邀请到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郭桂杭教授莅临为教师们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讲座。出席本次讲座的有:外语系主任廖益清、系副主任黄继炎、英语专业副主任李贻、商务英语专业副主任何瑜、外语系办公室副主任欧衍伽以及外语系的教师们。

图为: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廖益清主任向老师们介绍了郭桂杭教授,并对郭桂杭教授的到来表示欢迎。郭桂杭教授介绍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的发展情况以及学科建设情况,提出教师若想教出优质的学生,本身必须具备国标的素质,同时建议老师们结合广外的教学方法。谈及学科定位,郭教授强调,商务英语是作为信息载体而使用的语言,隶属于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各高校应根据区域以及其师资特色设立教学方向,其中三门课程是不可或缺的: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国际商法。

关于商务英语是否是学科之争,郭教授提出几点具备条件: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专门的研究机构、专业期刊、已有大量研究;并罗列几点亟需解决的问题,包括学科内涵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教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等,提醒老师们思考如何进行对传统英语到商务英语的过渡。郭教授指出,区域经济特点、师资、生源决定了教学培养模式,并举例广外商务英语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英语与商科专业课程的深度融合与全英教学;重点强调商务英语的核心竞争优势为英语,应该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人才的培养规格应当具备知识、能力与素质。郭教授以一项关于大学生应具备的35项基本工作能力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指出教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语言学习策略与方法;其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人文素养也极其重要。他介绍了广外提出的“五种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广外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做法:创建实习基地、注重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课程体系含人文社科文化知识等,着重强调专业素质能力,注重课程的系统性与可延伸性以及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促进研究性学习,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最后谈及商务英语教师的发展,郭桂杭教授提出三大问题与挑战,提醒老师们关键是要找准定位,专家教学,鼓励往自身研究方向发展,提倡团队教学。

图为:郭桂杭教授

廖主任指出,我系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为跨境电商,未来也将往CPU模式发展,从而慢慢地实现一个转型。同时建议老师们不能再只是充当“搬运工”的角色,更多的是要给学生灌输思想,帮助学生克服怯场等障碍;希望老师们能培养出既具备专业技能又有素养的学生。

图为:廖益清主任

图为:老师们提出自身存在的困惑并与郭教授交流

最后黄主任作总结致辞。黄主任再次感谢郭桂杭教授带来这场深刻且有意义的讲座,表示我系将搭建平台使更多具备专业知识的老师参与进来,提出老师们教学时要化深为浅,让学生们更能接受,培养应用能力强的学生。黄主任总结出,教学法需要改进,希望老师们能对学生的presentation进行更为专业的点评,并鼓励老师们要投入思考、互相交流学习,进行团队合作。

图为:黄继炎副主任作总结讲话

本次讲座意在于使教师们对商务英语专业的教学有一个更好的定位,指导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以及自身发展方面的不断进步,培养更多优质人才。同时对进一步深化我系的教学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图为:教师们与郭桂杭教授合影

外国语言文学系

学生会

文/黄晓烁

图/甘泉

2015年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