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下午,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外语系2015学年教师培训系列讲座第一讲在东莞校区实验楼②B301举办,本次我系有幸邀请到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迎春教授和王海燕教授为教师们展开一场别开生面的培训。出席本次讲座的还有:外语系黄继炎主任、英语专业副主任李贻、商务英语专业何瑜、办公室副主任欧衍伽以及外语系的教师们。
讲座伊始,黄继炎主任向在座老师及学生们介绍本讲座嘉宾——刘迎春院长,现任于大连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文学翻译、法律翻译、典籍英译;《国际贸易实务》(英文版教材)获2004年大连海事大学优秀教学成果奖;曾进行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补偿等多项种种科研项目;曾出版由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法律英译研究》等其他各样书籍。进入讲座主题,刘迎春教授首要提出欢迎意向读研、读博的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莘莘学子到大连海事大学,其设有多个硕士点,利于学院专业自主培养研究生。其中拥有本校特色的语料库及计量语言学。
接下来刘迎春院长提出本讲座的核心——如何开展科研教育申报,就问题提出建议,一是内容需联系本校与本地实际情况,找出两者的切入点。二是写好本子,找好研究方法;以及整合资源,携同创新。其中要求述评中看到前言(critical review),创新中看到亮点,团队中看到力量,方法中看到突破,内容中看到价值。最后,对于如何更好地开展科研教育申报,刘迎春教授向学校提出三点建议,一、建立多元化师资队伍。二、完善教材建设以及课程建设。三、创建秉承本校宗旨的期刊。
黄继炎主任对讲座内容进行小结,衷心感谢刘迎春院长分享个人宝贵经验。对于科研教育申报,再次申述其过程以论文写作——申报——研究为主。随后邀请教师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此刻讲座氛围高涨,对于申报以及教学上存有疑惑的老师无不兴致勃勃,踊跃提问,交流见解。
讲座尾声,在教师及学生们的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了。本次讲座旨在两校相互借鉴教学方式、相互交流学术见解。同时,进一步丰富教师们对于如何开展科研教育申报问题的知识。再次感谢刘迎春院长不惜路远迢迢地前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给我们分享、传授经验,为2015学年外语系教师培训系列讲座第一讲打响了第一炮。

(图为刘迎春院长(左)以及黄继炎主任(右))

( 图为王海燕教授与老师们亲切交流)

(图为讲座现场)
文/外语系学生会秘书部黄晓烁、张米棋
图/甘泉、陈洁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