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相约晨曦”英文朗读月东莞校区晨读现场
外国语学院承办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分赛暨“外研社杯”全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
【外国语言文化节系列活动】英国文化体验课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系新闻 > 正文

共享、共进、共赢-外语系教师培训讲座系列之交

发布日期:2015-06-22 | 作者:admin  | 来源:未知

2015年6月17日下午2:30,外国语言文学系在实验2B301举行了第五次教师培训讲座。我系荣幸邀请到冯蔚老师以及伍志伟老师作为本次讲座的主讲人,以“共享,共进,共赢”为目的对交际英语教学经验进行了分享。

图为全体老师

冯蔚——服务型教学

冯蔚老师认为,在英语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实际交际的需要。学生是“leaner”而老师是“organizer”和“facilitator”,以往老师在讲台才是主角的观念已经发生了改变并且不适用于教学发展的趋势;在一堂课当中,老师往往会对活跃积极的同学印象深刻或者充分了解,但对相反的一些同学便是非常陌生,并且有距离感。因此,在教学中,作为老师,要起到引导作用,让同学参与到大集体中,感受到英语的学习氛围,同时,不断地去接近那些相对沉默的学生,去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不断了解他们,以学生为主体。

为了更好地分享经验,冯老师还通过视频来讲解。她说,老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互相促进彼此成长的关系,而不是只有老师在一味的传授知识,学生也可以向老师提出建议。老师作为一个“facilitator”的角色,就要学会如何去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并且在此基础上去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通过赞美的方式去鼓励学生不断进步,在学生原有的基础轨道上慢慢地推他一把,向更好奋进。

她还强调,老师授教的目的是让学生有从各执己见到接受别人不同思想的转变;从不接纳到包容的态度的转变。这样,在课堂还是教学中,都容易让学生去看到别人的优点,吸取到更多有意义的东西。这也就需要老师的“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特点让他成长更快。

图为冯蔚老师在做演讲

伍志伟——英语交际型之写作课堂教学模式

伍志伟老师说,在英语写作方面总的来说有5个方式:以学促学,写长法,跨洋互动以及以写促学法。现实中,对于学生,他们在写作方面一般存在写不出的现象,这总的说就是兴趣不强,观点少,灵感缺乏。对于提高写作兴趣可以坚持“Not show but tell”以及“Characterize from dialogue”两种方式。老师可以通过某种方式去让学生去有联想的欲望并且不断对其进行创意的想象,比如一张图片等,而不是只会通过语言去讲解写作技巧,相反,这样不仅活跃了学习氛围,还刺激了同学的兴趣。再者,对话是一种很好的联想素材,学生可以通过一截的对话去想象故事发展情节,这样写作在同学心里就变得有趣多了。

伍老师认为,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坚持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注重于纠正语法错误,这对于写作的提高的作用并不太,老师应让学生在真实中感受和体验,达到互动分享看法的效果,那么学生的思维就得到促进。

图为伍志伟老师在做演讲

最后,系主任助理李贻老师对本次讲座作总结,表明根据我系学生情况,老师在教学中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也希望老师们能跨过压力的槛,去提高同学对英语的兴趣以及提高专业技能,这是老师得想办法的地方。廖益清主任在讲座最后说道老师既有压力,但这也是动力,老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才能更好教学,外语系的师资才更精。

图为李贻老师发言

本次教师培训讲座向教师们提供了全新的教学模式,指导教师们在自身发展以及教学方面的不断进步;同时对进一步深化我系的教学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外国语言文学系

文/黄静敏、黄晓烁

2015年6月18日

主讲人简介:

冯蔚,中山大学学士,美国亚利桑那大学语言学博士;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文学院教师;专注英语语音、英文思辨写作、美国文化及交际英语教学。

伍志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级英语写作》课程教学团队主讲教师。该课程先后获得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以及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伍老师合著的《中美学生英语“跨洋互动”行动研究与语料分析》于2013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伍老师现在负责《新交际英语写作教程》第二册的参编工作,该系列教材将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