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报道
2021年10月26日,外国语学院邀请中山大学王东风教授为我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语义翻译》的讲座。


王教授为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翻译协会理事及翻译理论与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翻译协会常务副会长,国际翻译学期刊Forum: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lation(《论坛:国际口笔译学刊》)编委,《中国翻译》编委等职。

王教授在讲座中强调了“意义”(sense)在翻译中的重要性,并通过支谦《法句经序》中引用的“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解释了“意义”的深邃和复杂。之后教授列举了诸多翻译实践中的例句,以不同文体深入浅出地分析了直译法和意译法各自的适用情形,并从语义学(semantics)的角度探讨了“意义”所具有的不同交际价值和功能。
讲座最后的师生互动环节是本次讲座的高潮部分。
在座师生向王教授积极提问,提出了关于翻译理论和实践的各类问题,均得到了王教授严谨且深入的解答。有同学先就“归化”和“异化”在翻译实践中的区别提出了疑问,王教授通过引述自己在《中国翻译》上发表的文章,以及美国著名翻译理论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的定义,对此作出了清晰而详尽的答疑,并进而提出了“翻译读起来就应该像翻译”这样的新近理念,令大家茅塞顿开、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讲座,外院师生对“语义翻译”的概念、“归化”和“异化”的区别等问题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同学们表示,通过聆听此次讲座不仅拓宽了自身的学术视野,也树立了翻译中的批判性思维,大家纷纷表示希望此类学术讲座能长期举办。
外国语学院记者站
文图|尹惠民
编辑|胡卓雯
初审|赖映萍
复审|胡卓雯
终审|李贻
2021年10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