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相约晨曦”英文朗读月东莞校区晨读现场
习近平主席的十九大报告
外国语学院承办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分赛暨“外研社杯”全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
【外国语言文化节系列活动】英国文化体验课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系新闻 > 正文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外国语学院廖益清院长思政第一课

发布日期:2022-09-22 | 作者: | 来源: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外国语学院廖益清院长思政第一课

 

2022年9月21日,外国语学院执行院长廖益清教授为外国语学院全体2022级新生讲授新学期“思政第一课”。

 

 

执行院长廖益清教授讲授“思政第一课”

 

廖院长首先带领同学们聚焦全球形势。当今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疫情已经延续三年,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频繁出现,自然灾害频发,俄乌冲突,单边主义风险等等各种挑战共存,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也受到极大影响。英国作家约翰·多恩曾说过,No man is an island当今的世界格局中,更是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人可以在乱象之中善其身。无论经济、文化,还是其他方面,世界各国已经紧紧联系在一起,不会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人为的疏离与冲突而渐行渐远。互通互商,方能共建共赢。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是中华文明的大智慧,也应是世界文明共处之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时代契合对于世界应对挑战维护和平、共同发展至关重要分裂割据、互为敌我、零和博弈的思维使人类失去未来

廖院长然后谈到外语人的使命。不管世界政治风云如何变幻,文明之间的沟通必不可少。越是国际间矛盾重重,各个国家越是需要能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商务沟通的人才,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外语人任重道远。“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惟其如此,才有对芸芸众生的关切,才有对民族命运的忧思,才有对世间万物的悲悯。这是我们读书人应该有的精神,“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在与时代的紧密联系上,个人也被赋予了时代的责任了解世界文化,传递中国声音,服务区域经济”,是外国语学院人才培养总目标传统的外语人才主要是了解外国文化,更关注外国文化的学习。新时代的外语人才不仅需要了解世界文化,更需要了解中国文化,传递中国声音,在世界的舞台上讲好中国故事,促进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因此外国语学院的课程设计中,最近几年添加了“中国文化概要”,“中国经典翻译”等课程“中国立场,全球视野”是新时代对外语人的要求

 廖院长还谈到了外语学科的特性。外语学科既具有极强的应用性,又具有极强的人文性,除了听说读写译等专业技能外,人文素养十分重要。专业技能和人文素养犹如人的两条腿,一条保生计,一条护灵魂。二者同行,方能平衡,才能走得长远。广泛涉猎文史,学会批判性思维,做一个自主、开放、包容、理性的思考者。到了大学,同学们的学习既要专又要博,博览群书是我们独立思考的基础。学科划分是人为规定的,但我们的思维不应该受到学科划分的制约。专业不应该成为知识的壁垒,而应该成为我们登高望远的平台。大学生应该努力提升跨学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明辨是非,不盲从,不流俗,不沦为别人利用的工具。对外语学习者来说,这点尤为重要

科技和人文都致力于人类的福祉,两者从不同角度共同攀登人类幸福这座大山。在当今科技智能化时代,我们每分每秒都离不开科技,但真正能够抵达我们灵魂深处的,一定是我们的人文关怀。科技再发达,如果没有人文关怀,我们终究似飘零的浮萍,灵魂无处安放,不能真正体验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无法抵达幸福的彼岸很多人认为人文学科无用,其实 “无用之用方为大用”,科技是手段,人文是心灵的涵养和归宿。

 

最后廖院长以英雄不问出处与同学们共勉。《易经》有言:“谦谦君子,卑以自牧;谦谦君子,用涉大川”。希望同学能够不断勉励自我,哪怕前方是高山大川,只管向前。也希望同学们认识到人是一定要有一种连接感的,这就是我们的命运。“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我们与他人紧密相连,我们也与集体息息相关,携手同一世界,共创美好未来。

 

廖院长然后谈到外语人的使命。不管世界政治风云如何变幻,文明之间的沟通必不可少。越是国际间矛盾重重,各个国家越是需要能进行跨文化交流与商务沟通的人才,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中国更好地了解世界,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文字|杨莉

图片|外国语学院记者站

 初审|杨莉

复审|章烁

  终审| 廖益清 欧衍伽

2022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