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学生教学实践能力,4月23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科技月"期间成功举办《从阻抗到共鸣:新手教师沟通艺术的心理机制与实践》专题讲座。本次讲座特邀学院教育学博士陈鹳铮担任主讲,吸引了众多有志于从事教育行业的学生参与。
陈鹳铮博士主讲
陈鹳铮博士指出,良好的沟通能力是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素养,希望通过此次专业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教学沟通技巧。他结合多年教学研究经验,系统阐述了教学沟通的心理机制。他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观察-感受-需求-请求"四步沟通法,特别强调:"有效的教学沟通不仅是信息传递,更是情感共鸣的过程。"针对新手教师常见的课堂管理困惑,陈博士分享了实用解决方案,建议教师通过正向语言和具体表达建立师生互信关系。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在情景模拟环节中,学生们积极参与角色扮演,亲身体验课堂管理、家校沟通等真实教学场景。参与模拟的学生表示:"这种沉浸式学习让我深刻理解了师生沟通的艺术,对未来的教师职业发展很有帮助。"
讲座现场
据悉,本次讲座是外国语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之一。学院将持续开展教学技能提升活动,为学生职业发展赋能,助力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活动结束后,不少学生表示将把所学沟通技巧运用到教育实习中,在实践中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广州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对此次讲座给予高度重视,充分体现了学校在学生教学技能培养方面的持续关注。这类讲座不仅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有效地与学生及家长沟通,助力他们成为追求卓越的教师,也体现了学院在应用型本科建设过程中的积极探索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