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2日下午,外国语学院在东莞校区定静三-219成功举办“博士系列讲座暨2026届毕业论文指导交流会”。本次活动既是外国语学院献礼广州新华学院建校20周年的博士系列讲座之一,也是学院在总结往届论文指导经验基础上,探索论文指导新模式、提升师资科研指导力的重要举措。会议由副院长李贻主持,学院领导及全院教师参会。
会议开始,副院长李贻传达了学校关于2026届毕业论文的最新规范要求、时间进度安排以及与往届工作的主要差异。他强调,全体指导教师应在“学术创新”与“校级规范”之间保持高度一致,严格把控论文质量与流程节点,确保毕业论文工作高标准、高质量推进。

李贻副院长发表讲话
执行院长廖益清博士以“翻译实证研究范式构建与实践路径”为题,解析翻译实践报告类论文范式的构建要点,包括如何以理论为基础搭建分析框架,文献梳理,解析文本特点以及对应的翻译技巧;指出翻译实践路径,涵盖译前准备(文本分析、平行文本阅读、理论选择、工具与术语库搭建等)、译中执行(试译、改译与全文通译)和译后审校(自我审校、AI 审校、同行审校等)。在理论层面,廖院长强调,指导翻译实践的理论不应局限于翻译理论,还可以是语言学理论、文化理论等。翻译实践目的不同,文本特征不同,研究者理应选择不同理论来进行分析。
执行院长 廖益清博士 作分享
党总支书记何瑜博士以“从选题到定稿:商务英语论文实操指南”为主题作专题讲座,重点讲解了如何借助 Deepseek 高效确定研究选题,并结合学院多年指导经验,系统阐述了实证和应用研究类论文的写作范式。何博士从研究情境(research context)、文献综述、研究方法、数据分析工具及结果与讨论等方面,深入剖析两类论文在研究思路与写作逻辑上的差异,帮助导师精准把握论文指导要点,提升学生的学术表达与实践创新能力。在选题层面,她强调,研究的情境既可以是单一企业或个案,通过深度剖析揭示其独特性与启示意义;也可以面向某一类现象或行业群体,通过横向比较与数据建模提炼共性规律,实现从经验观察到理论概括的提升。

党总支书记 何瑜博士 作分享
英语专业教育教研室主任陈鹳铮博士以“跨学科视角下的英语教育研究:方法论与研究路径”为主题作专题讲座,深入分享了英语教育方向定性和定量研究论文的指导策略。他讲解了教育类选题在论文结构设计、数据要求与论述逻辑等方面的特点,帮助导师引导学生打造“可迁移、有深度”的教育研究成果。

英语专业教育教研室主任 陈鹳铮博士 作分享
本次博士系列讲座暨毕业论文指导交流会,不仅是外国语学院落实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务实举措,更是学院献礼广州新华学院建校20周年的重要学术活动。本活动以博士为引领、以学术为纽带、以实践为导向,凝聚了学院骨干教师的经验与心得。相信通过此次交流与经验分享,外院的论文指导工作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