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相约晨曦”英文朗读月东莞校区晨读现场
外国语学院承办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分赛暨“外研社杯”全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
【外国语言文化节系列活动】英国文化体验课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系新闻 > 正文

【校庆20周年特辑】语通世界,筑梦新华|我在外院第1年· 陈鹳铮

发布日期:2025-10-29 | 作者: | 来源:
 




陈鹳铮 博士,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教育教研室主任







初见新华:理想与信任的起点


2024年12月31日,当我踏进广州新华学院的大门时,从未想到,这一步会悄然会改变我的人生轨迹。

回想那场面试,我满怀激情地谈起教学设想:

"我想用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轨迹,用心理学方法提升学生学习动机,用技术手段革新教学效果......"

话音刚落,我心中却闪过一丝忐忑:这会不会太理想化?

没想到,学院领导眼睛一亮:

"这正是我们需要的!你有想法,学院就给你平台。"

那一刻,我知道——这里不一样



平台与信任,成就成长的奇迹


有人说,十个月太短。

但对我而言,这是职业生涯中成长最密集的十个月。

我先后考取了大数据高级工程师机器学习高级工程师资格,作为第一作者在SSCI、ESCI、EI等国际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主持了市厅级课题,参与多项省级与市厅级项目,从一名普通教师成长为教研室主任。

有人问我:“你是怎么做到的?”

我的答案只有四个字——平台与信任


学院不仅让我讲授《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课程,还大胆让我牵头开设一门全新的《现代教育技术》。我希望学生明白:

AI不是理科生的专利,自媒体不是高不可攀的技能,技术从不是文科生的拦路虎。当我看到学生用AI辅助英语写作、用数据思维分析语言现象、用新媒体展示学习成果时,我知道——这门课的价值,真正实现了。



从课堂到社会:教育创新的温度


学院领导不仅支持我的教学创新,还主动鼓励我申报课题,帮我梳理思路、完善申报方案,让一个"新人"也能在科研路上迈出坚实步伐。


让我感到荣幸的,是学校给了我”走出去”的机会。我有幸随校领导参加广州新华学院·潮州市潮安区枫溪镇"杏坛笃行"学术沙龙(第二期),与潮州一线中小学老师分享“英语教学中的数字素养培养”经验。我在会上展示了如何利用智能工具融入英语教学,打造"沉浸式、交互式"语言学习环境,没想到台下老师们听得格外认真,纷纷提问交流。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

教育创新,从来不是闭门造车,

而是一次次思想的碰撞与共鸣。

那天,我收获的不是掌声,而是一种被信任的力量——来自同行,也来自学校的支持。



点亮学生内心的光


当然,教育的成就不止于论文与课题。

我始终记得一位学生。她性格内向,总坐在教室角落。一次英语教学比赛,我鼓励她去尝试。她摇头说:"老师,我不行的,我从来没参加过。"但我从她的眼神里,看见了渴望。我微笑着告诉她:

"你可以的,我相信你。就算没有奖,也值得为自己勇敢一次"

比赛结束后,她跑来找我,笑着说:

"陈老师,谢谢您。是您让我敢迈出那一步。现在我更有自信了,以后遇到类似的机会,我不会再害怕。"

那一刻我明白——

我的所有论文、证书和荣誉,都不及学生心中那一句“谢谢您”。

这才是一个老师最珍贵的收获。这就是广州新华学院外院教给我的——

教育的本质,不是灌输知识,而是点燃每个人内心的光。




团队的力量:温度比成绩更重要


外国语学院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这里没有“新人”“老人”的界限,只有并肩前行的伙伴。

前辈们无私分享教学经验,同事们总在我需要时伸出援手。

每当我遇到困难,总有人鼓励;每当我有收获,总有人为我喝彩。

正是这种团队的温度,让我这个“新兵”迅速成长,也让我敢于创新、勇于突破。



向着卓越,共赴新华


2025年11月18日,广州新华学院即将迎来二十岁生日。

虽然我只陪伴了她十个月,但这段时光让我深深眷恋。

未来,我希望:


现代教育技术》能成为外国语学院

  的特色课程,成为学生口中的

  "宝藏课程";


 培养出更多既懂英语又通技术、

 能"语 通世界"的复合型人才;

 

 我们的教研室,

 成为教学改革的示范,为更多学生的

 成长保驾护航



十个月前,我是带着理想和憧憬而来的年轻教师;

十个月后,我已是教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课题主持人。

但最珍贵的,不是头衔,

而是我在新华找到了教育的真谛,

获得了学生的信任,

遇到了最好的团队,

也遇见了那个更坚定的自己。



结语: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当初选择教育,是为了让学习更有温度、让成长更有光。

在广州新华学院,我的初心得以坚守,我的理想得以生长。

这一切,都要感谢——

广州新华学院、外国语学院,

以及每一位给予我信任和支持的领导、同事!

祝愿广州新华学院——凤凰飞舞,旭日华阳!


祝愿外国语学院——人才辈出,桃李芬芳!


让我们一起,语通世界,筑梦新华!



END

外国语学院记者站

  图文|陈鹳铮

编辑|林雯华

初审|李凯

复审|柳爽

终审|何瑜

2025年10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