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相约晨曦”英文朗读月东莞校区晨读现场
外国语学院承办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分赛暨“外研社杯”全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
【外国语言文化节系列活动】英国文化体验课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系新闻 > 正文

【校庆20周年特辑】语通世界,筑梦新华|我在外院第3年·张佳纯

发布日期:2025-10-31 | 作者: | 来源:



平凡与不凡

undefined

张佳纯 中共党员


作为外国语学院的"00后"教学行政管理人员,两年多的时光像一部精心编排的多幕剧:有本科合格评估时的"热血奋战",有毕业审核时的"火眼金睛",更有见证学生毕业时的"双向奔赴"。在平凡的岗位上,我用青春书写着与学校共成长的故事。



排课:在数字与文字间编织教学网络


“排课”——这个在外人看来简单的词汇,对我而言却是一场需要智慧与耐心的攻坚战。    外国语学院的排课工作尤其特殊:既要考虑不同语种(英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的课程特性,又要兼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践课的合理配比;既要满足教师的教学需求,又要保障学生的学习效果;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语言实验室等专业教学资源,又要避免课程冲突影响教学秩序。

我依然记得第一次独立完成全院专业课排课时的那份手忙脚乱。那时我刚接触排课,教务系统规则繁杂,全靠自己摸索,我对着电脑上的“冲突提示”一筹莫展。为了解决同一时间段多门语言课程的冲突,我在A4纸上画出整张课程网格,用不同颜色标出每位教师的时间分布。反复调整,常常因为一个时间冲突导致整个年级的课表要推翻充重来。当调整完系统无冲突的那一刻,我长舒一口气,仿佛完成了一场精密的“拼图”。

从最初对着系统手足无措的“新手”,到如今能同步处理教师调课申请、学生选课咨询、教室资源调配的“多面手”,我逐渐学会在数字与文字之间编织出一张稳定的教学网络。每当新学期课表顺利发布,收到老师那句“这次排课很满意”,我都会由衷地感到——所有的计算、核对与协调,都值得。


评估:与学校共成长的"热血记忆"


学校的本科合格评估,是我职业生涯的“成人礼”。那段时间,我们的办公室彻底变成了“档案指挥中心”——文件叠成小山,桌上贴满进度条。为了完成近三年教学档案的规范化整理,我们几乎与时间赛跑:白天查漏补缺,夜里逐份核对。厚厚的档案袋上写满课程编号与签名,每一份试卷都仔细检查、逐页编号,只为在评估期间能准确、迅速地找到所需材料。

记得那一晚,已深夜12点,我骑着小电驴冒着细雨赶回办公室,只为再次确认一份试卷归档资料是否齐全。雨水打在脸上,夜风透着微凉。那时教学楼的灯早已熄灭,只剩我们办公室的窗,还亮着一盏小灯。确认无误后,我才关掉电脑、关掉灯。 第二天清晨6点多,我又赶回学校接收最新的档案材料。校园还未完全苏醒,走廊尽头的灯光在地面上留下一道温柔的光影。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教务工作的价值,也许就在于这些看似微小的坚持。它藏在一份份整齐的档案里,也藏在每一次对细节的反复确认中。

告白:下一个20年,我们一起走


两载春秋,我从"连教务系统都要查说明书"的小白,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教务老手。 办公楼走廊里的灯光见证过我的迷茫,评估反馈会上的肯定坚定了我的方向,毕业典礼上学生的笑容温暖了我的岁月。

在新华20周年校庆之际,我想以一名普通教学行政管理人员的名义告白:感谢你让我在最美好的年华,参与最有意义的事业。未来,我将继续做教学管理的"程序员"、师生沟通的"翻译官"、教育改革的"测试员",用青春陪伴学校走向更辉煌的下一个20年。

 

END



外国语学院记者站

  图文|张佳纯

编辑|黄玉君

初审|李凯

复审|柳爽

终审|何瑜

2025年10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