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相约晨曦”英文朗读月东莞校区晨读现场
外国语学院承办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分赛暨“外研社杯”全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
【外国语言文化节系列活动】英国文化体验课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系新闻 > 正文

【校庆20周年特辑】语通世界,筑梦新华|我在外院第4年· 谭学强

发布日期:2025-11-03 | 作者: | 来源:



在安静中闪光:一名外院实验技术员的成长之路


undefined

谭学强(左一,2022年入职) 实验技术员


二十年风华,新华正盛。而我与新华的缘分,早在多年前就已开始。那时,我还是一名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学生,常常在实验室学习编程与智能控制。毕业后,我留在了这所熟悉的校园,成为一名实验技术人员,继续与设备为伴。而我的故事,便始于那间回荡着键盘声的实验室。




在安静中,守护教育的动脉


刚加入外国语学院时,我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实验教学设备的管理与维护,只希望一切运转正常、课程顺利开展。

在外人看来,实验室总是安静的,但我知道,这份安静背后,是无数次的守护。每逢期末或假期前,我都会逐一检查设备线路,测试系统能否正常运行,只为确保新学期第一堂课顺利开启。记得有一年台风来临的前夜,风雨交加。我担心实验室地处顶楼会受影响,便一次又一次折返查看情况,只为确认一切安然无恙。那一刻,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责任”的重量——那不仅是对设备的守护,更是对课堂、对学生、对教育的守护。

undefined

检查实验室设备运行情况




从维护到创新,让技术“活”起来


近年来,学校的大力支持与学院的信任,让我有机会走出校园,参加省内外教育技术与高校实验教学研讨会。每次学习,我都在思考:能不能把这些先进理念“带回来”?能不能用技术为学院教师的科研教学赋能?

慢慢地,一个想法在心中生根——为学院打造一套更高效的“师资科研管理系统”。在学院领导与同事的鼓励下,我开始尝试搭建这套系统。从最初的功能构想到后台逻辑设计,从界面优化到数据调试,经历了无数次深夜修改。当系统稳定运行时,屏幕上那串跳动的数据,就像是对坚持最温柔的回应。如今,这个平台终于将乘着校庆的东风正式上线,为外院教师科研与师资管理提供可视化支持,让数据真正服务于教育。

回望这一路,我才真正明白——实验技术员的工作,从来不止于设备的维护,更是教学创新的重要一环。



外国语学院教师管理系统界面



从被激励到去激励,点亮那束光


学院领导常勉励我们:“高要求中出成果,对自己严格,才能走得更远。”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工作之余,我积极开展科研,先后发表了4篇论文,并于今年春季正式开启了硕士学习之旅。求学的过程虽辛苦,却让我重新认识了“学习”的意义——只有不断提升自己,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

在学习与工作的过程中,我也常被身边的榜样所激励。看着同事们带领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反复打磨方案、悉心指导,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力量,往往就藏在“言传身教”的坚持里。那时我想,也许我也能多做一点——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去体验探索与成长。

于是,我组建了学生团队,带领他们参加创新创业竞赛。从项目立项到方案设计,再到一次次推翻与重建,我们无数个夜晚围坐讨论、反复修改。当学生们最终在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斩获省赛银奖的那一刻,我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光—那不仅是胜利的喜悦,更是自信被点燃的光。

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教育的意义从来不止于传授知识,更在于去激励、去点亮。正如当年我被前辈点燃的那束光,如今,我也愿把这份光,传递给更多的学生。



结束语


回望这一路,从新华学子到外院教师,是新华的信任与培养让我不断成长;是新华的鼓励,让我从“设备管理员”成长为“系统研发者”;是学院的创新精神,让我敢于突破自我在实践中实现技术与教育的双向融合。

二十年,新华的青春依旧。

愿未来的我,继续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把更多“技术温度”注入教育的每一个细节,在平凡中闪耀属于新华人的光。


END

外国语学院记者站

  图文|谭学强

编辑|黄玉君

初审|李凯

复审|柳爽

终审|何瑜

202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