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相约晨曦”英文朗读月东莞校区晨读现场
外国语学院承办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分赛暨“外研社杯”全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
【外国语言文化节系列活动】英国文化体验课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系新闻 > 正文

【校庆20周年特辑】语通世界,筑梦新华|我在外院第8年· 许婷芳

发布日期:2025-11-06 | 作者: | 来源:



西语人的“逐光之路”


许婷芳 西语专业副主任 博士





又到校庆时节。漫步在广州新华学院的林荫道上,总能听见教学楼里传来熟悉的西班牙语朗读声——那是大一学子在晨读。稚嫩却坚定的语调中,藏着一届又一届西语人共同的成长密码。

undefined

作为西班牙语专业教师,我有幸见证了这条从零起步、逐光前行的道路——从第一声“Hola”,到顺利通过专业四级考试的那一刻,师生共同走过的每一步,都饱含温度与力量。




从迷茫到执着:一点一滴的坚持


刚入学时,学生面对卷舌音和复杂的动词变位,总会皱起眉头。
可很快,他们的好胜心与韧劲便被点燃:
从第一堂课上跟着老师一遍遍模仿,到课后捧着课本在走廊练习发音,
从“老师,我的r发不出来”,到“老师,我终于卷出来了!”——
那份纯粹的热情,驱散了初学的惶惑。

到了大二下学期,专业四级考试的压力悄然袭来。
对零基础起步、仅学了不到两年的学生来说,
那是一场“硬仗”:语法要求高、听力语速快、题型灵活。
可正因为难,他们更不肯退缩。

undefined




从教室到凌晨:师生共赴一场修行


备考的日子,总是忙碌却充实。

老师们带着厚厚的习题册,逐题拆解语法难点;学生的作业本上,红笔批注密密麻麻——小到一个重音符号,大到整句结构逻辑,都不放过。

听力训练最为艰难。老师们把历年真题拆分成听力片段,在课堂上带着学生一遍遍精听;课后,又把练习打包成音频,鼓励他们“用耳朵去跑步”。寒暑假前,习题包早早发到群里,怕他们松懈,老师还会定期线上“点名”打卡。

那段时间,校园的夜灯下、语音室的走廊里、清晨七点半的教室,总能看见一幕幕动人的画面:学生们围在老师身边提问,从语法时态到句法思路;老师们手里拿着批改本,语速温柔而坚定。“再坚持一下,每一份努力,都会开花。”这是那段备考岁月中最常说的一句话。

undefined



从传承到共进:西语人的薪火


最令人动容的,是那份“传承的温度”。
每年,总有刚通过专四的学长学姐主动申请“回归课堂”,带着亲手整理的笔记,为低年级的学弟学妹答疑。有人在早读时陪朗读、纠正发音;有人在咖啡厅里讲解考试经验,分享备考心路。

他们常说:“当年我刚进校时,学姐也是这样帮我的。现在,该我把这份热乎劲传下去了。”于是,一个个清晨与夜晚,新老学生围坐在一起,笑声与“r”的卷舌音交织在一起——那是语言的传递,更是精神的接力。

undefined



从考场到远方:成长的回声


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些年,每一届的西语专业四级考试,我们的通过率都遥遥领先,稳居省内同类院校第一。当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学生们的朋友圈被喜讯刷屏:“老师,我们过了!”
那些清晨的朗读、深夜的答疑、彼此打气的瞬间,都化作最闪光的青春印记。

然而,比成绩更珍贵的,是他们在这段历程中学到的自信与坚韧。正是这份“拼尽全力也不退缩”的精神,让他们在大三的广交会口译中从容应对,在企业实习中沉稳表达,在毕业后的职场上昂首挺胸。

他们一步步从校园里的学习者,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经济独立、精神自强的职场人。

既能用语言搭桥,也能用实力开路。

undefined




向阳而生:一门语言的力量


校庆的钟声再度响起。看着校园里朝气蓬勃的身影,我忽然明白:西语专业的故事,其实正是新华学院“博学、笃行、正心、自强”校训的最好注脚。

这里没有孤军奋战,只有师生携手并进;没有轻易放弃,只有一次次“再来一遍”的坚持。

这条“逐光之路”,不仅教会学生掌握语言,更让他们懂得努力的意义。而这份热爱与信念,也将在新华校园中继续流淌——如晨光般温柔,如梦想般炽热,照亮更多学子的前行之路。

END

外国语学院记者站

  图文|许婷芳

编辑|何忻潼

初审|李凯

复审|柳爽

终审|何瑜

2025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