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ENGLISH

外国语学院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相约晨曦”英文朗读月东莞校区晨读现场
外国语学院承办2020年全国大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广东省分赛暨“外研社杯”全英语演讲大赛(广东赛区)
【外国语言文化节系列活动】英国文化体验课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院系新闻 > 正文

【校庆20周年特辑】 语通世界,筑梦新华|我在外院第9年·韩天歌

发布日期:2025-11-07 | 作者: | 来源:



“第一次”回忆影集

——感谢培养,致我在外国语学院的青春九年

undefined


韩天歌 中共党员 博士研究生

外国语学院院长助理、葡萄牙语专业副主任(主持工作)


值广州新华学院喜迎二十周年校庆之际,我怀着无比感恩的心情,回望自己在外国语学院度过的第9个年头。
这里,是我梦想启航的地方;这九年,是我青春最亮的章节。

每当翻开那些泛黄的照片,仿佛又能闻到校园里的花香,听见课堂上传来的笑声。那些年少而热烈的时光,依然清晰如昨。


那是2016年的深秋,我还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某日午后,导师突然问我:“中山大学新华学院计划开设葡萄牙语专业,你愿不愿意去试试?”
那一刻,我的眼睛瞬间亮了,没有犹豫,我毅然决定踏上这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旅程”。




人们常说,生命中的第一次总是格外难忘,而我在这段旅程中经历了太多珍贵的“第一次”:

—— 第一次站上大学讲台,手心微汗,却仍努力让声音平稳,迎着学生明亮的眼神,感受这份从未有过的责任与骄傲;

—— 第一次筹建新专业,和同事们伏案到深夜,反复推敲每一份课程计划、每一个教学目标;

—— 第一次组建属于自己的教学团队,和志同道合的伙伴们一起构想未来、分担重任;
—— 第一次代表学院参加招生宣讲,在陌生的场馆,用真诚介绍葡萄牙语的魅力,迎接一张张充满期待的面庞;
—— 第一次送走自己“亲手带大”的毕业生,看着他们穿着学士服挥手告别,心中既有不舍也满是骄傲;
—— 第一次筹办学术会议,从最初的无从下手到一切顺利落幕,那种从零到一的喜悦,仍历历在目。

如今,当我静坐在电脑前,这些记忆的片段宛如一部老电影——每一帧都有光。


undefined

2016年,我第一次踏上东莞校区,为即将开设的葡萄牙语课程作宣讲。


undefined

入职前的那个盛夏,我作为学院代表,参加“第四届中国葡萄牙语教学国际论坛”。


陌生的环境、期待的目光,那是我在新华的第一份勇气与担当。



2017年12月12日
第一次开设的校公选课《趣味葡萄牙语》顺利结课。



这张合影,记录了我们共同努力的笑容与青春的光。



undefined

2018年1月,第一次与同事们登上校新年教工晚会舞台。


那一场演出,我们收获了“二等奖”的喜悦,也收获了彼此的默契与感动



\

2018年6月毕业生晚会,我带领第一届葡语二外学生登台演出。


看着他们自信闪耀的模样,我深知——所有的付出,都有回响。



undefined

2018年6月,第一次与学院领导、同事们前往琶洲参与招生工作。


炎炎夏日中,我们共同努力,向考生和家长展示学院的特色与优势。



2019年5月受邀在澳门科技大学讲座


这是一次跨越校园的交流,也是职业生涯中迈向更广阔舞台的重要一步。



undefined

2019年9月 第一次全程参与筹备并成功举办学术会议



从昔日那个略带羞涩的“黄毛丫头”,到如今沉稳自持的“而立之年”,

我完成了从一名普通学生到一名教师、从独自摸索到带领一支团队的蜕变。

这是我人生成长最快的九年,
也是最幸运能与学院并肩走过的九年。

看似平凡、循环的一年又一年,
却在无数真实的日子里——收获、反思、突破、成长。

在外院“了解世界文化,传递中国声音,服务区域经济”的育人理念引领下,我们始终坚持不懈、砥砺前行。

如今,我们的专业已崭露头角:
从萌芽成长为校级“一流专业”、特色专业;

拥有校级“一流课程”;
自主编撰教材《经贸葡萄牙语会话》,
当我看见团队的教材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的新书发布会上被介绍、被翻阅、被讨论,
心中忽然涌起一种温柔的力量——

教育的影响力,正跨越语言与国界,延伸得更远。



更值得我骄傲的,是学生们的成长。
他们的闪光不只在课堂上,
更在舞台与生活中。
在外国语学院话剧大赛中,
我们的学生用葡语改编经典剧目,
从剧本、灯光到表演,
每个细节都浸透着青春的热情与创造力。
当他们自信地站上舞台、谢幕、鞠躬时,
我坐在台下,看着那一张张笑脸,
心里只觉得——一切努力,都值得。

走出校园,他们的故事依然动人。
有人在国际企业中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海外市场主管;
有人奔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用语言架起沟通的桥梁;
也有人选择深造,考取国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
继续追寻语言与文化的更深奥义。

看着他们从课堂走向世界,
从学生变成同路人,
我常常想——
也许这就是教育最温柔的回报:
当你用心去点亮别人时,
世界也在悄悄照亮你。

这些年,时间悄悄在眼角留下了温柔的痕迹,
但心中的热爱从未褪色——
我依旧满怀期待,迎接更多的“第一次”。

未来,我愿继续与学院同行,
与学生相伴,
把下一个九年写得更踏实,也更闪亮。




部分专业建设成果:




我在学院成长的故事未完待续……


END

外国语学院记者站

  图文|韩天歌

编辑|黄玉君

初审|李凯

复审|柳爽

终审|何瑜

2025年11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