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中国经典翻译》任课教师 李运河
一、 课程教学目的及要求
《中国经典翻译》为英语专业教学课程体系中的高年级专业选修课,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国经典著作及其英文翻译,熟悉中国经典作品中蕴含的思想和文化,提升汉语语言修养,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在此基础上,掌握中国经典翻译史上的重大事件、主要思想、经典翻译标准,熟悉不同语境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如异化、归化等,提升对经典翻译的理性认识与思考,重点培养学生对中国经典的英文翻译的鉴赏能力。
根据教学要求及教材内容,考虑学生的学习规律和特点,采取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与方式,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与内容。课程以任务教学法为基本原则,强调课堂内外大量的精读和充分参与。通过该课程学习,学生可进一步熟悉中国经典著作的语言特点和思想内容,了解相关英文翻译的翻译标准、原则、方法与技巧。此外,在注重实践的基础上,还将在经典翻译讲解过程中穿插相应的翻译理论知识,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言转换意识,并最终培养学生扎实的汉语理解和英语表达水平,提升学生的传统文化修养及对外传播中华文化的能力。
二、 教学计划
《中国经典翻译》课程的教学计划要考虑两个重要问题。
首先,教什么。中国经典浩如烟海,“教什么”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基于选用的教材、相关的科研文献及学生知识水平,我确定了“选材经典,学生易学”的原则,主要覆盖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在《四书》 《五经》中选取《诗经》 《大学》 《中庸》 《论语》和《孟子》;二是沿着历史发展脉络,选取《史记》 《三国志》等经典史籍中的部分作品;三是名著类,如《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等。
其次,怎么教。翻译的过程涉及理解和表达。在介绍背景知识及著作主题的基础上,挑选重点且学生较为熟悉的原文用于精读分析。对于中国经典的理解本就不容易,特别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作品,一方面是古汉语的挑战,另一方面是抽象的哲学思想和术语。为了讲清楚这些内容,我在课前用了很多精力和时间,努力把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讲得浅显易懂。在表达阶段,将理雅各、辜鸿铭等学者的经典英文翻译做比较,引领学生欣赏并批评性分析。教学方法尽量丰富,课内讲授、分析、讨论兼用,课外布置探究性任务,学生研读经典,穿插汉译英实践训练。
三、 线上教学实践
基于网络教学的特殊性,我采取“课前录播视频,课上播放视频+互动讨论,课后布置任务”的教学模式。
录课内容主要分为经典作品背景知识介绍、经典原文解读和英译本比较分析三个版块。以《论语》为例,课前制作课件,用EV录屏软件录课,内容为孔子生平、《论语》概述、节选原文解读和英译本比较。每个视频片段控制在20分钟左右,大概需要4个片段。录课视频上传至学习通目录区,方便学生倍速播放。学习录课前,师生在QQ群讨论孔子和《论语》的基本知识,学生踊跃发言。课后统计发言人数基本在95%左右,有些学生发言次数高达7次。学习录课后,学生在作业区做翻译练习。
比如第一次作业中一个句子为: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
乎?”
学生可以参考课本译文,但鼓励探索不同译本的比较和分析。下次课教师以录课形式详细讲解不同译本的翻译目的和策略。按照计划,《论语》的授课课时为6节,基本以上述教学模式完成主要教学内容。以下图片为线上教学相关环节展示:
图为QQ群互动屏幕记录
图为学习通目录区录播视频资料
图为学习通作业区翻译练习
图为学习通资料区讲课全部资料,供学生课外复习参考
四、 教学反思
线上教学是新生事物,为大学教育提供了机遇,但同时也有挑战。通过前十周的线上教学实践,我有了以下认识和思考:
首先,特殊时期的线上课堂让师生体会到了网络教学的便利。网络教学的手段和内容丰富多彩,虚拟世界的魅力在技术的帮助下得以充分展现,学生在乐中学,教师在学中教;学生为虚拟的多彩而乐,教师为教不断更新自身的线上技能。教与学的时空转换,带来了更大的弹性,给“宅家”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充分的体验机遇。
但另一方面,线上教学的缺陷也让人们清醒了头脑。教师被迫花费很多时间应对网络和技术问题,即使是录课,尽管花费了比平时更多的精力备课,但失去了课堂面对面讲授的深刻与趣味。部分学生自治能力较差,学习的积极主动打了折扣。家长也为孩子多了一份担心和牵挂,甚至是身心俱疲。
最后,我为选修这门课的同学们的表现而感动。《中国经典翻译》涉及古文较多,理解本来就难,翻译更不容易。同学们学习经典,研读译文,蔚然成风。有的同学对原文细心琢磨,有的同学对译文多方面比较,针对疑问提出问题,师生教学相长。在教学过程中,我由衷为中大新华2017级英语专业的学子们感到骄傲。作为一门选修课,有这么多的外语专业的同学参与讨论、学习,从小处说,老师为之欣慰,从大处说,民族文化得以继承、发扬,并为将来的中华文化对外交流打下基础,教育之幸事也。
外国语学院
图文|李运河
编辑|廖艺雯
初审|胡叠
复审|李贻
终审|欧衍伽
2020年5月26日